童年
7S黃子祥

  不是人人都懷念童年。

  常言最瀾漫天真最自由的時間在童年中渡過,所以最歡樂無憂的童年使人懷念。但事實是沒有多少人能記起自己孩童時是怎麼模樣。大都忘了曾經熟習的小學生活:在小息時通常做什麼,那些功課習作是怎麼樣式,甚至忘記小學同學的名字。至於日常裏你什麼時候在樓下以外的地方踏過單車?玩具呢,哪一件是小時你最喜歡的?童年的記憶大都失卻,更遑論懷念。是因童年總在懵懂無知中渡過。

  這種無知,見於天意在自己身上的作用。有些人天生活躍,孩童時率性的大叫大嚷,未以為是種騷擾,卻又不見得因此很愉快,並不知道自己「喜歡」大叫大嚷。相反有些從來好靜,任何時候都坐立安定,卻並不以為自己「喜歡」安靜,只是違反其率性的要他瘋狂起來就十分不情願。

  我看人生下來不只是一張白紙。或許是基因關係,或許真有天注定,人的性格多少早就定了,是那樣白紙上的暗紋,一生下來就有。一些是亂來的縐摺,叫他是個怕悶成為好動的人;一些是間條或格仔摺紋,叫他規規矩矩;又或是羊皮紙上的凹凸水印花紋,肯定天生愛美。

  這種懵懂無知,亦見於童年並非自主的特性。我們成長時,總受到家庭和學校的教育,當然還受到環境的影響,和對他人的模仿,而塑造出自己。這些都不是「心中所想」,是別人加施到我們身上的,或是被耳濡目染,好比白紙上的彩筆和污痕,都由他人勾畫。

  三歲定八十,小時性格如何,一生都受其影響。既然童年如此重要,為何「童年」卻不受控制?是矛盾?是無奈?

  為何人出生時不是經已成熟?童年存在的目的,或許是要讓人先給天意模塑一次,造就一個認識命運的機會,讓你長大成人後縱然遇上失意,想起世上有天意所安排,是起伏有時的,面對低谷,也懂得安然接受,在逃避和苦惱中懷念童年的懵懂無知,那時時常的被照顧,所做一切不需負上重責。

  可惜我們都不太能記起童年。